青海拥抱三江源绿色家园的新时代毛丁香

2022-08-03 12:18

青海:拥抱三江源绿色家园的新时代

1月7日消息:2015年12月9日,青海注定要铭记。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9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会议指出,在青海三江源地区选择典型和代表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现三江源地区重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促进自然资源的持久保育和永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将在我国首次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三个机制”“三个区”将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勾勒得异常清晰、精准:

即突出并有效保护生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建立有序扩大社会参与机制,将国家公园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

消息传来,青海高原为之振奋。

12月11日,省委书记骆惠宁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安排部署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工作。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正在翻开崭新的一页。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三江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防沙保土和碳汇功能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决定了青海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青海充分认识自己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着力培育生态文化体系,深入实施重大生态,大力发展高原生态经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区域发展、民生改善三者的关系,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的思路逐渐呈现,初步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2005年,总投资75亿元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我国在一个区域内实施的最大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

2013年,三江源一期工程圆满结束,8年累计完成投资76.5亿元,三大类、22项重点保护和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三江源地区特别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规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达到了国务院“实现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促进该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农牧民达到小康生活”的目标要求。

持续8年串起的这样一组数字弥足珍贵,数字背后渗透着无数人的不懈奋斗与智慧结晶:

三江源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3.2%提高到了2012年的4.8%;三江源地区的草原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11.6个百分点;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水资源量增加84亿立方米;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28.4亿立方米;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量减少3472万吨,达到了规划减少水土流失1823.17万吨的目标;“千湖之县”玛多过去萎缩和干涸的湖泊开始恢复,湖泊数量从2004年的1800多个,目前恢复到近5000个……

从结古镇向西南走出80余公里,在一片长约25公里、宽约4公里的峡长沟谷地带里,湖泊星罗棋布,周围溪流迂回,沼泽洼地遍布,群鸟自由飞翔,水草格外丰美,这里便是美名远扬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黑颈鹤的故乡”的隆宝滩。如今黑颈鹤的数量从建站之初的22只增加267只,高山秃鹫、大天鹅等鸟类也成倍增加。

隆宝滩生态环境的变化正是三江源生态环境状况好转的一个缩影。

2015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跨入第10年,二期工程进入第二年。

二期工程,治理面积由原来的15.23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9.5万平方公里,包括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全部行政区域的21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镇,共158个乡镇、1214个行政村(含社区),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6%。主要建设内容共分生态保护和建设、支撑配套2大类24项工程,估算总投资160.57亿元。相比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涉及地域面积扩大一倍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分类指导更加明确。同时,根据规划,三江源生态保护将从应急式向常态化、持续性保护升级,从以工程项目为主向组织形式和体制机制创新保护升级,从单一生态保护目标向尊重文化、保护生态、改善民生的试验区建设综合目标升级。

目前,二期项目在各地顺利推进,已防治草原鼠害4670.6万亩,封育面积32.5万亩,沙漠化土地防治面积4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51平方公里。

201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总投资达到8亿元,项目内容包括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等。

三江源二期工程的接力跟进,不仅巩固了一期工程所取得的成果,更是提升和拓展了三江源生态建设的内涵和外延。

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在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实施了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这项监测成果于2015年9月16日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召开的全国地理国情监测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正式发布。

三江源生态保护区草地监测结果显示:2004-2013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区草原生态系统有所好转,草地退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呈轻度恢复趋势。退化草地总面积的54%状况稳定,30%逐渐恢复。三江源综合试验区内的18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约占整个区域面积39%)内的草地恢复略好于整个三江源综合试验区。通过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黑土滩型退化草地面积减少近30%。

可以说,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二期工程的相继实施,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逐渐向良性方向发展。2005年至2012年,三江源区水体与湿地面积净增加279.85平方千米,荒漠生态系统的面积净减少492.61平方千米。十年来水资源量增加84亿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了560个西湖。此外,水源涵养量与2004年相比,由十年前的年384.88亿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年408.95亿立方米,增幅达6.25%,而且水质始终保持优良。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上世纪末陆续干涸的近千个黄河源头的高原湖泊再现波光粼粼,黄河源头玛多县再现千湖奇观。青海湿地面积从2003年的556万公顷增加到2013年的814.36万公顷,总面积居全国第一。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三江源区野生动物种群也明显增多,数量得到恢复性增加,栖息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其中素有“生态精灵”之称的藏羚羊的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现在的7万多只,斑头雁数量从不到1千只增加到目前的3千多只,各大水域花斑裸鲤等50种高原土著鱼类资源明显恢复,三江源核心区雪豹频现,2015年,地处澜沧江源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当地群众连续3次发现濒危动物雪豹光顾杂多县城。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反映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成效的“晴雨表”。雪豹的增加,意味着与雪豹有关联的动物数量也相应增加。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辞旧迎新之际,国家将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千万年的三江源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三江源一期、二期保护工程之后,出台的又一项举措,我们相信,一个令人神往、仙境般的旖旎三江源,将会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青藏高原,三江源的美丽远景正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

生态论坛

保护生态是国家公园的首要目标

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到三江源一、二期生态工程实施,再到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各族人民翘首盼望许多年。如今这幅远景蓝图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徐徐展开。这是党中央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出发,提出的重要改革举措。

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突出并有效保护生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建立有序扩大社会参与机制,将国家公园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视野崭新,决策高远。

国家公园体制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模式。是一个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其保护强度仅次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和原野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体系中的一个类型。

由此可见,自然生态系统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居于核心基础地位,保护自然生态是国家公园的首要目标,是加强国家自然生态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而采取高标准保护形式。因此我们必须把它作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生态领域改革的重大牵引,在建设原则上,坚持保护为主,在试点选择上,结合国际通行规则与我国现有经验,立足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境完整性出发,把三江源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勇于和善于担当,全力以赴、扎扎实实展开国家公园各项建设。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国家战略,体现国家意志。因此我们还必须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结合起来,包括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也包括健全完善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等。依法界定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制度、土地及相关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监督管理体制、运行保障机制等,从法律法规上理顺整个自然保护的管理体制。

在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日趋严峻的当下,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担负起自然生态保护中的神圣职责,依托现有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积极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为建设美丽三江源努力,再努力。

数字点击

青海省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0平方公里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大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共落实水土保持建设资金近7亿元,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2.49平方公里,对周边地区及下游省区的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调节作用。据悉,“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0平方公里,主要突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两大工程,并结合三江源二期生态建设工程实施生态修复项目。(谈林明)

三江源草地以每年230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

青海省通过实施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重点区域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加,黄河源头重现千湖美景,三江源区高覆盖度草地以每年230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每年向下游输送60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加快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湟水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等工作任务的落实,有力推动了水生态水环境保护。(谈林明)

湟水流域国控断面达标率达75%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改善,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地区和流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长江、黄河、澜沧江干流出省断面、青海湖流域及格尔木内流河地表水环境保持Ⅱ类以上优良水质。湟水流域国控断面达标率由2010年的33%提高到75%,整体水质状况为良。(张继生)

湟水流域整治730个排污口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将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任务纳入政府及环保系统目标责任内容,实行“双线”考核,落实工程、结构、管理减排措施,污染减排推进有力。实现了各年度污染减排总量控制目标。环境污染治理取得积极成效。水污染防治方面,共完成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50余项,湟水流域完成730个排污口整治。(张继生)

青海省实施69个重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项目

近两年,青海省狠抓工业污染治理,结合国省控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结果,通过向社会公示、限期治理等方式,对污染物排放接近或超过标准限值的工业企业实施治理,共实施69个重点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项目。?

扬州人才网

找工作

青岛人才网

防城港人才网

招聘网

相关阅读
武汉千里荷花万顷碧波重现洪湖滇藏钓樟猫薄荷红马蹄莲东方虫实杉叶杜属Rra

武汉:千里荷花万顷碧波重现洪湖中国花木07月06日资讯:本站人员从楚天金报获悉 一个月前,洪湖遭遇70年一遇的春旱,50多万亩的水面减少了三分之一,湖水最深处仅30多厘米,大片湖面干涸见底。泡沫主要性能均有较大的提高

2024-03-20 17:03
化肥市场日报2009年06月30尿素日报高红槿野凤仙花海南合欢黄木巴戟假福王草Rra

化肥市场-2009年06月30尿素化肥市场-2009年06月30尿素今日国内尿素价格仍以缓慢下滑为主。西北局部地区棉花、玉米等作物有少量用肥需求,但因为货源充足,所以厂家销售压力仍然很大,目前宁夏、甘肃主流出厂报价元/吨,而

2024-03-20 16:07
2013年8月27日江苏肉苗鸡价格行情台湾碗蕨合萼兰属天芥菜属北美乔柏新塔花属Rra

2013年8月27日江苏肉苗鸡价格行情2013年8月27日江苏肉端面加工应有较高的光洁度苗鸡价格如下:2013年8月27日江苏肉苗鸡平均价格为1.59元/羽,较26日上涨0.02元/东当归羽,其中肉苗鸡价格最高地区为江苏淮安1.70元/羽,肉苗鸡价格最

2024-03-20 12:01
利川茶产业成为毛坝城镇化建设的最大动力永州卑南雀麦云南冬青马槟榔弯叶丝兰Rra

利川:茶产业成为毛坝城镇化建设的最大动力蓝核心提示: 12月3日,在利川市毛组织展开《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哈青杨修订工作坝集镇看到,中国利川红茶城项目的道路、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已全面建成,工

2024-03-13 23:01
携手再出发2020年中国第四季度物流地产环根芹凸轴蕨血苋属萼角花目钝叶酸模Rra

携手再出发!《2020年中国第四季度物流地产分析报告》发布携手再出发!《2020年中国第四季度物流地产分析报告》发布0核心提示:《2020年中国第四季度物流地产分析报告》正式发布啦!继《2020年中国第三季度物流地产分析报告

2024-03-13 21:05
供应充足宣城小麦面粉价格平稳瘤囊薹草金鸡爪腰果台湾溲疏南平野桐Rra

供应充足 宣城小麦面粉价格平稳供应充足 宣城小麦面粉价格操作简单等特鸢尾科点平稳据市场监测,3月份以来,安徽宣城市场粮油购销平缓、供应稳定。由于粮企基本开工,市场小麦、面粉供应充足,价格均保持平稳。3月20日

2024-03-13 19:17